最近,FacebookRealityLabs为虚拟现实体验开发了一种名为“pinchType”的输入法。主要依靠手部跟踪,不同的字母输入被固定地分配给特定的手指动作。例如,当拇指与手指放在一起时,用户可以选择对应于放在一起的手指的字母线。测试人员每分钟可以输入12个单词,或者最多20个单词,无需修改。
这种基于AR的输入法也可以看作是虚拟键盘。虚拟键盘本身已经出现,它可以帮助人们脱离物理键盘,只需要在空中输入字符就能被电子设备识别。虚拟键盘一般采用激光投影技术,几乎可以在任何平面上投影出全尺寸的电脑键盘。尤其是可以方便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的打字需求。
随着这些小屏硬件设备的普及,虚拟键盘的市场更大,很多公司看到了商机,致力于虚拟键盘的研发。
在2013年的移动世界大会上,一家IT公司展示了一个使用体感技术的虚拟键盘。这项技术利用了一个智能软件和平板电脑的前置摄像头,所以只要安装了这个软件,虚拟键盘就可以在任何平板电脑上使用。
除了普通公司,一些大企业也致力于此。2016年,谷歌推出了一款名为daydreamKeyboard的安卓应用,基本上是将虚拟键盘放在虚拟环境中。除了一个独立的浮动数字输入接口,这个虚拟键盘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安卓键盘。用户需要将鼠标悬停在他想要点击的字母上,并通过虚拟光标输入。这项技术是为搭载白日梦功能的安卓手机设计的,但如果长期使用,操作起来似乎太繁琐了。
2017年,微软新专利“全息键盘显示”在AR/VR环境下通过虚拟键盘感知用户输入,读取用户手势模拟文本打字,放弃了物理鼠标和键盘,而是实现了它们的功能。当时这项技术似乎更适合游戏,但微软的目标是企业用户。在微软视觉中,这项技术与AR/VR头部显示相结合,因此工作人员不需要办公桌,甚至不需要集中式的工作场所,因为头部显示设备可以虚拟化桌面pC,允许用户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手势进行输入。
可以看出,很多企业都热衷于此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看到,在2020年,虚拟键盘并没有成为流行的工具。当然也是因为不完美:虚拟键盘的手感远不如真键盘,使用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麻烦,看来还是直接用手机或者平板打字比较好。另外,虚拟键盘的价格也不是很亲民,也不是很多用户才需要的,不能普及也是合理的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键盘没有未来。可见,很多知名企业都表达了这方面的意向。现在脸书又推出了虚拟键盘,说明这个领域还是很有潜力和价值的。每一项新技术在一开始都不可能迅速普及,但最终可能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。以前在很多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指纹解锁、刷脸等技术,看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,现在却变成了现实。
因此,我们完全可以相信,虚拟键盘经过不断改进,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。如今,越来越多设备上的物理键盘已经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虚拟按键。如果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展,虚拟键盘的普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。但是,要做到这一点,还是要等待技术的进一步成熟,以及逐渐形成的用户习惯。文本/东也下降